7月以来中国平均高温日数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久久草在线视频

  中新社北京8月8日电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8日消息,7月1日至8月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据监测,7月5日至8月5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3.7℃,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其中,湖北、山东、四川、重庆、青海、河北、甘肃、山西、陕西、河南等10省(市)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此外,新疆、陕西、山东、江苏、安徽、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共有34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新疆吐鲁番东坎(48.7℃)、重庆巫溪(44.2℃)、陕西兴平(43.1℃)等56站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7月1日至8月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7.0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35℃以上高温影响范围达497.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51.9%,38℃以上高温影响范围达到251.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6.2%。

  降水方面,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正式开启,与常年平均开启日期7月18日相比偏早,为1961年以来最早。7月5日至8月5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9%,发生暴雨过程13次,较常年同期偏多5次。

  同期,全国共10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河北易县(351.7毫米)、浙江慈溪(261.8毫米)、贵州习水(224.5毫米)等20站突破历史极值。

  7月以来气象呈现暴雨过程多极端性强、台风生成登陆多、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江淮黄淮等地干旱露头发展的特征。

  关于7月以来气候异常的主要环流成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高级工程师支蓉分析,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脊线位置为历史同期最北,沿副高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偏强,丰沛的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北方地区交汇,导致华北、内蒙古等地降水异常偏多,形成一条雨带。此外,副高偏北配合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整体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对流活跃,进而有利于台风生成个数偏多。受台风影响,华南及东部沿海降水异常偏多,形成另一条雨带。两条雨带中间的江淮、黄淮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由于受副高主体稳定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完)

shengyingjiguanli、nongyenongcun、shuilidengbumenchengliyou25getingjiganbudaiduidegongzuozuhe27gezhuanjiazu,fenpianbaoshishenruyixian、shenrujiceng,duigedishuiyuantiaodukanghanbozhong、kanghanbaomiaodenggongzuojinxingducuzhidao,jishixietiaojiejueyudaodeshijikunnanhewenti。gediyejijicaiquxingdong,zuzhirenyuanliliangquanmiankaizhankanghan。省(sheng)应(ying)急(ji)管(guan)理(li)、(、)农(nong)业(ye)农(nong)村(cun)、(、)水(shui)利(li)等(deng)部(bu)门(men)成(cheng)立(li)由(you)2(2)5(5)个(ge)厅(ting)级(ji)干(gan)部(bu)带(dai)队(dui)的(de)工(gong)作(zuo)组(zu)和(he)2(2)7(7)个(ge)专(zhuan)家(jia)组(zu),(,)分(fen)片(pian)包(bao)市(shi)深(shen)入(ru)一(yi)线(xian)、(、)深(shen)入(ru)基(ji)层(ceng),(,)对(dui)各(ge)地(di)水(shui)源(yuan)调(tiao)度(du)抗(kang)旱(han)播(bo)种(zhong)、(、)抗(kang)旱(han)保(bao)苗(miao)等(deng)工(gong)作(zuo)进(jin)行(xing)督(du)促(cu)指(zhi)导(dao),(,)及(ji)时(shi)协(xie)调(tiao)解(jie)决(jue)遇(yu)到(dao)的(de)实(shi)际(ji)困(kun)难(nan)和(he)问(wen)题(ti)。(。)各(ge)地(di)也(ye)积(ji)极(ji)采(cai)取(qu)行(xing)动(dong),(,)组(zu)织(zhi)人(ren)员(yuan)力(li)量(liang)全(quan)面(mian)开(kai)展(zhan)抗(kang)旱(han)。(。)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