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走进这座纪念馆?|任你躁X7X7X7X7在线观看
(近观中国)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走进这座纪念馆?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题: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走进这座纪念馆?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有三个维度,可更好读懂习近平此行的特殊意涵。
维度之一,一段历史。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先后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史称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不仅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更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兵家必争之地阳泉,正是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
在百团大战纪念馆,470多幅图片、200多件实物生动再现了80多年前的浴血奋战和英勇牺牲。习近平来到此处,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山西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近年来考察山西时,习近平不止一次前往英烈纪念设施。2017年6月,他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次次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是对历史的告慰,也是对英雄的致敬。
维度之二,一种精神。
习近平此次在阳泉指出,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从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游击队赴东北抗战,到七七事变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再到相持阶段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如今,陈列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展柜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抗战到底!团结到底!”的号召时隔久远依然力透纸背、震撼人心。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到这里来就是接受精神洗礼。”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习近平表示,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维度之三,一大贡献。
百团大战不仅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荡气回肠的一幕。它推迟了日本面向东南亚一带的“南进”政策,为英美等国在太平洋地区完成军事部署赢得了时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中国战场歼敌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坚持14年抗战,中国作出了巨大牺牲。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就明确提出,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此次在阳泉,习近平专门寄语孩子们“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强盛起来,要为全世界的和平作贡献”。他还勉励青少年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站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习近平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让人们能够读出对英雄的致敬、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也读出了对和平的坚定维护。(完)
jiezhi6yue13ri,quanshengda、zhongxingshuikukeyongshuizongliang40.48yilifangmi,chuliangchongzuyoubaozheng,anzhao6yuediqianwuyouxiaojiangyudezuibuliyinsukaolv,kefangshui7yilifangmiyongyukanghanguangai;nanshuibeitiaozhongxiangongcheng、dazhongxingshuikujihedaogongshuizhengchang,dixiashuiyuanjiaochongpei,nenggoumanzukanghanxuqiu。5yuexiaxunyilai,duiquansheng98.72wanyannongtianjiansheguangaijijinghe56.85wanxiangguanpaigouqushebeijinxingquanmianpaizha,jishixiufusunhuaisheshi,quebaokanghanguangaixuyao。shengcaizhengjinqizhuanmenanpai3000wankanghanzhuanxiangzijin,zhichigedikaizhankanghangongzuo。截(jie)至(zhi)6(6)月(yue)1(1)3(3)日(ri),(,)全(quan)省(sheng)大(da)、(、)中(zhong)型(xing)水(shui)库(ku)可(ke)用(yong)水(shui)总(zong)量(liang)4(4)0.(.)4(4)8(8)亿(yi)立(li)方(fang)米(mi),(,)储(chu)量(liang)充(chong)足(zu)有(you)保(bao)证(zheng),(,)按(an)照(zhao)6(6)月(yue)底(di)前(qian)无(wu)有(you)效(xiao)降(jiang)雨(yu)的(de)最(zui)不(bu)利(li)因(yin)素(su)考(kao)虑(lv),(,)可(ke)放(fang)水(shui)7(7)亿(yi)立(li)方(fang)米(mi)用(yong)于(yu)抗(kang)旱(han)灌(guan)溉(gai);(;)南(nan)水(shui)北(bei)调(tiao)中(zhong)线(xian)工(gong)程(cheng)、(、)大(da)中(zhong)型(xing)水(shui)库(ku)及(ji)河(he)道(dao)供(gong)水(shui)正(zheng)常(chang),(,)地(di)下(xia)水(shui)源(yuan)较(jiao)充(chong)沛(pei),(,)能(neng)够(gou)满(man)足(zu)抗(kang)旱(han)需(xu)求(qiu)。(。)5(5)月(yue)下(xia)旬(xun)以(yi)来(lai),(,)对(dui)全(quan)省(sheng)9(9)8(8).(.)7(7)2(2)万(wan)眼(yan)农(nong)田(tian)建(jian)设(she)灌(guan)溉(gai)机(ji)井(jing)和(he)5(5)6(6).(.)8(8)5(5)万(wan)项(xiang)灌(guan)排(pai)沟(gou)渠(qu)设(she)备(bei)进(jin)行(xing)全(quan)面(mian)排(pai)查(zha),(,)及(ji)时(shi)修(xiu)复(fu)损(sun)坏(huai)设(she)施(shi),(,)确(que)保(bao)抗(kang)旱(han)灌(guan)溉(gai)需(xu)要(yao)。(。)省(sheng)财(cai)政(zheng)近(jin)期(qi)专(zhuan)门(men)安(an)排(pai)3(3)000万(wan)抗(kang)旱(han)专(zhuan)项(xiang)资(zi)金(jin),(,)支(zhi)持(chi)各(ge)地(di)开(kai)展(zhan)抗(kang)旱(han)工(gong)作(zuo)。(。)